藥物的浸泡過程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溶劑接觸藥材后首先附著于藥材表面使之潤濕,而后借助液體靜壓力和毛細管的作用,滲透進入藥材細胞組織內。
溶劑能否使藥材表面潤濕,與溶劑性質和藥材性質及附著層的特性有關。如果藥材與溶劑之間的附著力大于溶劑分子間的內聚力,則藥材易被潤濕。植物性藥材中含有較多帶極性基團的物質,如纖維素、蛋白質、糖類等,一般易被極性溶劑潤濕。若藥材中含有阻礙其潤濕的成分,則應作適當處理后再浸提。例如含脂肪油較多的藥材須先行脫脂處理,再以水或乙醇浸提。在溶劑中加入適量表面活性劑也有利于藥材被潤濕。
在干燥藥材中,藥物成分沉積在細胞內或被細胞組織吸附。溶劑滲透進入細胞后,必須首先解除這種吸附作用(即解吸)。已經解吸的各種成分遵循“相似相溶”規律溶解于溶劑中,即為溶解階段。加熱提取或在溶劑中加入適量的酸、堿、表面活性劑等,可增加某些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有助于有效成分的解吸與溶解。隨著溶液濃度逐漸增大,滲透壓增高,溶劑繼續向細胞內透入,部分細胞壁膨脹破裂,為已溶解的成分向外擴散創造了有利條件。
當溶劑溶解大量藥物成分后,細胞內溶液濃度顯著增高,使細胞內外出現濃度差和滲透壓差。細胞外側純溶劑或稀溶液向細胞內滲透,細胞內高濃度溶液中的溶質不斷地向周圍低濃度方向擴散,至細胞內外濃度相等、滲透壓平衡時,擴散終止。因此,濃度差是滲透或擴散的推動力。
低場核磁監控藥物的浸泡過程:
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對于藥物內部不同自由程度的水分有著較高的敏感性。低場核磁共振技術以水分為“探針”可分析水分在藥物內部的弛豫信息,表征藥物浸泡過程中水分的微觀變化,這使得利用低場核磁共振技術監控藥物的浸泡過程成為可能。
紐邁PQ001系列低場核磁共振分析儀
電話:400-060-3233
售后:400-060-32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