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LF-NNR技術探究水泥漿體初始結構及相關機理的研究。結果表明:利用核磁共振技術研究水泥漿體初始結構有一定的優勢。橫向弛豫時間不同范圍的信號可反映水泥漿體內部絮凝結構、孔隙水、過渡層水以及泌出自由水的變化情況。本研究基于分形理論,利用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對初始孔隙結構進行了表征,發現初始孔隙結構存在分性特征,并分析得出分形維數隨水灰比的提高而降低,且在橫向弛豫時間接近時,具有較低分形維數的水泥漿體會引起較高的泌水速率以及較大的初始流動度
分形維數可較為客觀的刻畫水泥漿體內部孔隙結構的復雜程度。由圖 3顯示分形維數隨著水灰比的升高而降低,且由于泌水及沉降作用,水化時間60 min的分形維數比5 min的水泥漿體分形維數低,且隨著水化時間的延長(至90 min),分形維數逐步提升。通過與水泥漿體宏觀試驗結果發現,水泥漿體的加權T2與泌水速率與流動度均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性,且當T2接近時,較低分形維數的水泥漿體具有較大泌水速率以及較大初始流動度。
圖3 不同水灰比水泥漿體的分形維數
圖 4水泥漿體泌水速率與其內部結構的關系
圖5 水泥漿體初始流動度與其內部結構的關系
水泥漿體內部結構與核磁共振橫向弛豫時間不同區間存在較好相關性;
水泥漿體初始孔隙結構存在較為顯著的分形特征;
樣品橫向弛豫時間接近,較低分形維數的水泥漿體具有較大泌水速率以及較大初始流動度。
選自紐邁優秀案例征集大賽,冀言亮 孫振平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核磁共振技術用于水泥漿體初始結構表征及相關機理的研究
推薦臺式核磁儀器:
核磁共振頁巖分析儀MicroMR12-025V
核磁共振巖心分析儀MicroMR02-025V
電話:400-060-3233
售后:400-060-3233
返回頂部